发布:2008-10-29 21:47:47作者: tdh浏览量:760
“治超”对我市散装水泥的影响及对策措施
绍兴市散装水泥办公室
近几个月时间的“治超”工作,在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双超”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但给我市的水泥生产企业带来的一些“阵痛”也已显现,如货运周转量下降,运输成本大幅度提高等等。面对如火如荼的“治超”工作,我市的水泥生产企业需要作哪些考虑、进行怎样的调整?对我市的散装水泥发展又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些思考,我们绍兴市散装办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
一、我市水泥企业运输的基本现状
水泥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原材料。2003年底,绍兴市水泥生产能力已达1070万吨,由于受电力等因素的影响,全年实际生产水泥752万吨,其中供应在本市范围内的水泥量为502万吨,占全市总产量的67%;销住宁波、余姚等外地的水泥量为248万吨,占全市水泥产量的33%。预计至2004年底,我市的水泥生产量将超过850万吨,散装水泥供应量将达500万吨。由于水泥产品的特殊性,其销售的覆盖面和辐射能力完全受制于运输能力,目前绍兴的水泥仅靠公路运输向外地发送水泥。2003年底我市拥有散装水泥专用汽车294辆,由于政策原因,散装水泥专用运输车也存在“大吨位小标”现象,实际装载量一般是核定吨位的三倍左右,如果严格标定吨位承运,需要三倍的运输车,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二、“治超”给我市水泥企业带来的影响
“治超”从全局看,是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保证和条件;从近期看,也给我市水泥企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运输成本大幅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降低。由于车辆限载,需要运输车辆增加,运输次数增加,它直接影响企业运输成本提高。如从水泥主产地诸暨市某一水泥企业为例,以运距50公里计算,水泥运输成本由治超前的25元/吨,大幅度提高到目前的35元/吨,增加了10元/吨,增长幅度为40%。其他企业运输成本也大都比以前提高40%--50%左右。为了保住今后的市场份额,水泥企业不得不有选择地挑选一些单位,自行补贴运费,先行保住用户的正常施工或生产。由于原材料、运输成本的上升,加之近期水泥价格一路下滑,造成企业微利保本运行,个别企业已出现亏损。
2、水泥运输能力骤减,周转受到极大影响。原先水泥运输普遍存在不超载不赚钱的现象。限超后,社会车辆无利可图,出现消极怠工的现象,出车率大幅度下降。原先只需一辆车子即可运输30吨散装水泥,现在限超后需要2辆甚至3辆车子才能完成运输任务,使车辆运输成本增大,水泥产品难以保证及时供货给需求方,造成双方损失经济利益。
3、厂内水泥产品积压,企业断料停产。由于运输不畅,企业生产的包装水泥和散装水泥不能按原定生产销售计划出货,使产品不能及时发运,造成厂内产品积压。另一方面由于水泥企业的日吞吐量极大,受“限超限载”行动的影响,一些基本依赖公路运输的企业,原材料、燃料、成品的进出均通过公路运输进行,如此造成对进厂的主要原材料供货受到一定影响,外地的材料不能按时供货,造成企业生产断料停产。
4、安全隐患增加。部分散装水泥运输车主,为了逃避检查、减少处罚,尽可能的采用昼伏夜出、选择乡间公路等运输方法追求个人利益,由于疲劳驾驶、路况差、心理紧张等原因,造成不能集中精力驾驶,增加了安全隐患。
三、“治超”行动给我市散装水泥事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1、企业发散积极性下降。随着“治超”行动的深入,由于运输散装水泥不如发运袋装水泥便捷,在利益的驱使下不少水泥企业改为生产袋包装水泥,从“发散大户”转变成“发袋大户”。
2、外地市场销售份额下降。从散装水泥车辆安全行车的角度来讲,不满装会危及行车安全,满装又受“超限”限制,不少散装车辆车主见无利可图甚至有罚款、卸载的可能,不愿意将散装水泥发送外地,直接影响了我市水泥企业拓展外地市场的积极性,丧失散装水泥抢占外地的市场份额。
3、散装率面临下降趋势。“治超”也使我市散装水泥工作面临很大压力。7月份以来,全市散装率呈现逐月下降的趋势,特别是水泥大市的诸暨市,8月份水泥散装率仅为40% ,直接导致了全市散装率的下降。有几家大型水泥企业,散装率大幅直线下降。某水泥企业的散装率由七月份的59.03%直线下降至八月份的27.61%,下降了31.42个百分点。
根据当前发展趋势,要完成省经贸委提出的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平均散装率70%的目标,难度非常大。就全市而言,甚至会出现散装率低于2003年的倒退现象(金华、衢州的散装率已低于去年平均水平)!已无法完成年初省散装办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
四、对策措施及建议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逐步到位,一些新建、拟建项目纷纷停工或缓建,直接导致了水泥需求的萎缩。受市场需求的影响,水泥价格也是起伏不定,而“治超”行动的深入,大幅增加了水泥企业的运输费用,使我市水泥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1、进一步提高认识。要充分认识治超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大吨小标”的给道路运输带来的危害,主动配合交通等相关部门,扎扎实实地做好这项工作。进一步加快“大吨小标”车辆的更正进度。要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告的“大吨小标”车型和数据,对可以更正的“大吨小标”的散装水泥运输车,及时到车管所、运输处更正。
2、深挖潜力,增实效。今年,随着中央宏观调控政策逐步到位,加之电力紧张,原材料、燃料上涨,运输成本增加等种种不利因素综合在一起,使水泥产品的生产经营成本大幅提高,水泥行业逐渐从去年的产销两旺时期走向下坡,企业由之前的暴利转至目前的微利,甚至于一些小企业出现亏损。为此,企业要精确设计营运流程,在每个环节上都降低成本,最终的产品就比对手有一定的成本优势。
3、要营造发散的宽松环境。
发展散装水泥是国家一贯的产业政策,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同时也是水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自身需要。绍兴的散装水泥工作在全省中等偏上水平,各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为我市的散装水泥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由于“治超”行动的影响,我市今年以来散装率一直徘徊不前,运输管理部门和交警部门对散装水泥车辆在已有的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尽量为水泥企业的散装水泥运输提供方便,为发展散装水泥营造相对宽松的环境。
4、要从源头抓起
由于散装水泥密度较大,有一定流动性,所以散装水泥车辆有“不装满会危及行车安全,又无法卸载”的特殊性。车辆由专用汽车厂家改装生产,用户无法自行改装,希望国家各有关部门从源头抓起。由于各种原因,全市尚有一部分不能更正“大吨小标”车辆,对不能更正“大吨小标”的车辆,有关部门要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尽量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省散装办要及时发布散装水泥运输车选型指导意见,引导企业购买价格性能比最佳,“超载”麻烦比较少的运输车。
5、加大运输设施设备投入。2003年全市294辆散装水泥运输车,核定运载能力7268吨,实际年承运散装水泥426万吨,平均每辆车年承运14500吨。如果按照省经贸委年平均增加散装率4个百分点的要求,2005年运输560万吨散装水泥,需要新购80辆左右24吨的散装水泥运输车,按每辆25万元计算,需要2000万元。有条件的县(市)要适当加大财政对新购散装水泥运输车的贴息补助力度,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拉动社会资金,投资散装水泥的运输,提高我市的散装水泥运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