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3626795846

绍兴水泥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发布:2008-10-29 21:50:17作者: 朱学峰浏览量:847

绍兴水泥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绍兴市散装办   朱学峰

一、绍兴水泥行业起步较晚,绍兴水泥行业概况

1998年全市水泥产量仅为380万吨,最近几年发展迅速,目前共有水泥生产企业23家,粉磨企业4家,固定资产超过20亿元,职工超过7000人,2003年生产水泥752万吨,销售收入超过24.5亿元,实现利税9亿5千万元,逐渐成为重要的基础产业。

经过几年的结构调整,绍兴水泥行业的结构日趋合理,新型干法回转窑水泥已占主导地位,机立窑水泥的比重已低于40%,提前2年完成省经贸委的水泥结构调整目标。但是,绍兴水泥行业供大于求的矛盾在不断加剧,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投资倾向,至2005年底在建、拟建的生产线全部建成投产,水泥生产能力将超过1700万吨。2003年全市消费水泥654万吨,人均达到1510公斤,预计2005年绍兴的水泥消费量不会超过900万吨。生产能力的过剩必将引起行业恶性竞争,可能会重蹈1995~1998年的覆辙,水泥行业将付出沉重的代价,而且会造成社会资本的浪费。

水泥是不适合长途汽车运输、不宜长久保存的大宗建材产品,相似性极高,弹性系数很小,对价格的反应很不敏感,受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很大。

 

二、绍兴水泥行业的内部条件

(一)内部优势

1.有一定矿石资源

根据《绍兴市矿山资源“十五”规划》,绍兴水泥用灰岩储量集中于诸暨市的次坞、应店街、盛兆坞,但没有做过系统的地质工作,缺乏科学准确的资源资料,另外绍兴的水泥用灰岩矿属于寒武系地质构造,氧化钙含量低、氧化镁含量较高,品位较低。

经过水泥企业十多年的研究探索,绍兴的机立窑水泥企业已掌握用绍兴水泥灰岩矿石生产优质水泥产品的技术,大幅度降低了水泥生产成本。个别新型干法回转窑生产线也可以独立使用本地矿石,但大部分新回转窑生产线目前还不能完全独立使用这种矿石,必须掺加外地优质矿石。外地优质矿石的使用量超过200万吨。

   由于有一定的矿石资源优势,诸暨已被省经贸委确定为全省5个水泥熟料生产基地之一。

 

2.人才优势

绍兴水泥行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培养了一批精通机立窑工艺流程、掌握机立窑高质量高产量技巧的专业技术人员,培养了一批企业管理人员,培养了一批掌握一定固定用户和销售渠道的销售人员。这部分人员是绍兴水泥行业的精英,是水泥企业的领头雁,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已不满足于原来的企业规模,已自立门户,或走出去承包经营倒闭的水泥企业,或自筹资金建设新的水泥生产线,据不完全统计,原来绍兴水泥企业的技术、管理、销售人员承包经营着省内外30多家水泥企业,并进一步培养新的技术、管理、销售人员。可以说,绍兴早期的机立窑水泥企业是绍兴水泥行业专业人员的“孵化器”。这些专业人员是绍兴水泥行业发展的主要要素之一,是绍兴水泥行业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这种人才资源优势,使绍兴水泥行业具备较好的生产、管理、市场营销能力,

 

3.制度优势

绍兴的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最根本的因素就是绍兴有一种制度优势。首先,政府是服务型的政府,企业的发展环境很好;其次,绍兴的企业几年前就着手进行制度创新,允许企业实行承包租赁经营,允许企业选择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经营机制。目前国有资本已最大限度地退出一般行业,私营企业已占主导地位,极大地调动了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这种制度的先发优势,使绍兴的企业既有苏南企业的规模,又有温州企业的灵活性,企业的发展速度很快。这种组织资源优势是绍兴水泥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保证。

 

4.新回转窑发展速度快

新型干法回转窑代表水泥工业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在设备自动化、大型化、机电一体化和节能环保等方面,具有机立窑无可比拟的优势。2003年新型干法回转窑水泥450万吨,占水泥总产量的6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绍兴水泥行业的结构比较合理,提前完成省经贸委的结构调整目标。已建成日产1000吨新型干法回转窑生产线4条,日产2500吨生产线4条,在建日产2500吨生产线3条。新型干法回转窑水泥已占主导地位,预计2005年的比重可超过80%,符合打造水泥工业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要求。

(二)内部劣势

1.生产能力增长过快

“九五”期间年均增加17.6万吨;2002年产量607 万吨,2003年为750万吨。在高额利润的引诱下,不仅原来的机立窑企业纷纷投巨资建设新型干法回转窑生产线,而且出现了大企业涉足水泥行业的新现象,从2002年起,出现了水泥生产线的投资热,到2005年生产能力将达到1700万吨,即使能淘汰一部分机立窑生产线,其产量也不到200万吨,而本市的市场需求量不会超过900万吨,若全部正常生产,外销量达600万吨,市场和运输压力都很大。生产能力的过快增长,导致供求失衡。

 

绍兴水泥行业生产能力表:

 

已有生产能力

在建生产能力

拟建生产能力

合  计

1140万吨

560万吨

150万吨

越城区

80万吨

30万吨粉磨

 

绍兴县

300万吨

300万吨粉磨

 

诸暨市

600万吨

200万吨

150万吨

上虞市

150 万吨

 

 

嵊州市

10万吨

30粉磨站

 

 

2.产品单一

绍兴的水泥以低标号产品为主,产品结构很不合理,2003年42.5标号水泥只占全市水泥总产量的15 %,高强度水泥需要从外地调入。绍兴水泥产品单一,只有普通硅酸盐水泥,没有申请复合水泥,使粉煤灰等廉价废资源的掺加量受到一定的限制,不利于降低成本;没有特种水泥,不能满足用户的特殊要求。

绍兴水泥不仅缺少产品的水平多元化,而且缺少产品的垂直多元化,缺少对水泥的深加工,产业链很短,缺少抗风险能力,

 

3.财务压力增加

新建的回转窑企业自有资本的比例不高,银行贷款比例较高,60~70%依靠银行贷款,贷款本、息占销售成本的10~15%,一旦因市场原因不能正常的连续生产,还贷压力非常大。

最近几年虽然水泥的销售形势较好,但应收款居高不下,导致财务成本上升,实际上降低了企业的竞争能力。2001年销售收入112060万元,利润26362万元,累计应收款18500万元;2002年销售收入128228万元,利润18680万元,应收款增加2000多万元,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煤涨价导致水泥生产成本增加15元/吨,二是应强制性环保要求,投入除尘设备,使生产成本上升5元;2003年销售收入245100万元,利润95100万元,应收款又有所增加。

在水泥企业的应收款中,有25~30%超过3年,能收回的可能性很小,可见,企业的利润只是帐面利润,实际利润要小得多。

 

三、绍兴水泥行业的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包括总体环境、行业环境、竞争环境,分为外部机遇和威胁。

(一)外部机遇

1.产业政策对绍兴有利

省经贸委、建设厅、交通厅、水利厅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我省建设工程使用水泥管理的通知》,规定:重点工程、城市高层住宅建筑、采用水泥修筑的高等级公路、各类大中型水坝、桥梁、隧道、涵洞、水闸等必须使用回转窑水泥,否则不得通过设计审查、竣工验收,并给予一定的处罚。

省经贸委的优惠政策更倾向回转窑企业,已发文规定:1)年规模在15万吨及以下的机立窑企业,2)窑径在2.6米及以下的生产线(企业),不再进行资源综合利用的认定工作。规模在15万吨以下的企业本来生产成本就较高,赢利能力弱,加上一年200多万元的政府资源综合利用退税补贴不再享受,意味着落后的小企业已没有赢利的可能,必然在很短的时间内关闭。

上海市建管等10个部门联合发文,对上海的水泥市场使用“准入制”,限制机立窑水泥和32.5标号水泥。

这种政策环境对绍兴新回转窑能力占绝大多数的水泥行业来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

 

2.经济建设高速发展

浙江省是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进入全中国前列,较早进入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2003年全省GDP9200亿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朝经济强省的目标又前进了一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947亿元,增长38%,预计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可超过5500亿元。

今后几年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确保到2005年近三分之一市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争取到2007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3000美元,财政总收入超过1500亿元。未来5年浙江省的将保持10%的增长速度,到2005年GDP可达到9900亿元。浙江省社会稳定,发展基础扎实,微观经济充满活力。

绍兴2003年GDP1088亿元,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朝经济强市的目标又前进了一步。绍兴所辖的5个县市中,已有4个进入了全中国百强县行列。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35亿元,增长30%,预计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可超过615亿元,其中基础设施的投入超过200亿元。

 

3.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今后一个时期,浙江省推进城市化的主要目标是,突出建设杭、甬、温3个特大城市,加快形成金、台、绍、嘉、湖5个大城市,20个以上中等城市,20个左右小城市,以及136个中心镇。按照"五普"口径,到2005年城市化水平接近60%,到2010年达到65%。

绍兴市人大已批准“四个组团,一个中心,百万人口”的城市规划方案,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工作已经开始,绍兴的城市化进程会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4.市场需求稳步增加

发达国家及地区人均年消耗水泥700~800KG,水泥消耗高峰人均年1300KG,中国目前人均年消耗500KG。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普遍认为中国的水泥市场在较长的时间内将继续看好。

绍兴水泥有效供应范围内重大工程很多,对建材的需求量很大,如:1)上海世界博览会场馆和相关设施的建设,2)大小洋山深水港及配套桥梁道路的建设,3)浙江跨江、海大桥建设,4)宁波—金华高速公路、104国道绍兴段改造,5)绍兴百万人口城市建设等等。

目前浙江省年人均消耗水泥超过1450公斤,据专家估计,浙江省的水泥使用量年均增长可达10%,估计浙江省的最大人均水泥用量可达到2000公斤,则水泥的最大市场需求量为9000万吨。

浙江的水泥消费情况与台湾有一定的可比性。1993年台湾人均年消费量达到1350公斤的最高峰,累计消费18吨,之后人均年消费量逐年下降,2001年人均消费量仅为745公斤,累计消费量为25.8吨。至2003年浙江的人均累计水泥消费量只有12吨,按照目前的消费水平,达到18吨的高峰还有3~4年时间,这与浙江目前的发展规划和速度是相一致的,2007年后浙江的水泥需求量逐渐回落,最终维持在年人均900公斤的水平上。

水泥使用量表

 

水泥使用量(万吨)

人均用量(公斤/人)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浙江省

4356.2

5266.8

6718

944

1140

1456

杭州市

847.5

561.6

1579

1347

1470

2509

宁波市

641.4

796

1055

1180

1460

1941

绍兴市

402.8

515.7

607.9

930

1190

1510

所以,今后几年浙江的水泥市场还是比较大的。

 

(二)外部威胁

1.行业环境严酷

行业环境中新进入者、供货商、买方、当前竞争对手五要素,无一对绍兴水泥行业有利。

1)            新进入者的威胁

    目前的水泥行业是进入障碍高、退出障碍也高的高风险高收益行业。进入障碍高表现在建设资金多,固定资产比重大,受国家政策、经济形势影响大、技术人员不足等方面;退出障碍高是因为生产设备专业化程度高,占用资金多,基本不能用于其它行业,一旦停产损失很大。由于近几年,水泥行业的利润率较高(可以说是暴利时期),引起了投资者的关注,新进入者不断,新进入者对现在的水泥企业构成严重威胁。

2)            来自供货商的压力

    供货商对水泥行业的影响一是矿石资源,二是燃煤。绍兴缺乏优质矿石资源,近一半水泥企业需要从富阳等地购入矿石资源,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易受制于人,虽然少部分企业已购买外地矿石资源的采用权,但采用时间只有5年。专家建议水泥企业的矿石资源至少要有20 年的拥有量。显然,绍兴水泥行业要承受并消化来自矿石资源供货商的压力,矿石资源的供应问题严重威胁着绍兴水泥行业。

水泥行业是煤耗大户,绍兴远离产煤地,一旦燃煤供应紧张,立即引起供应价格上涨,增加生产成本,2002年行业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燃煤价格上涨,目前的煤价已涨至每吨550元,而且还在上涨。

所以,绍兴水泥行业的利润会因供货商的行为而下降。

3)            买方竞价能力很强

    水泥是大众化产品,虽然替代程度很低,但差异化程度很小,买方的可转换成本很低,用户考虑的主要是价格因素,买方竞价能力很强。这种特点,往往会损害水泥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利润,让买方得利。

4)            生产能力大于市场需求

绍兴水泥企业2003年的产销率为98.5%,生产能力得到正常发挥,供求基本平衡,2004年起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这种状况会引起行业的恶性竞争,低价销售不可避免,对水泥生产企业非常不利。

 

3.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1)省外企业大规模入侵。海螺集团已对绍兴市形成包围之势,在建德县规划建设2条日产5000吨熟料生产线和1个年产100万吨的水泥粉磨中转站,同时预留1条日产8000吨的熟料生产线,一期工程于2003年8月建成投产。 在宁波市,已建成年产150万吨的水泥粉磨站,2003年产量达210万吨,占宁波水泥市场的20 %。 在上虞市120万吨的粉磨站已投产,2003年实际产量为70万吨。

据可靠消息海螺集团还将在浙江建设一个水泥熟料基地、4个生产能力为50~120万吨的粉磨站,海螺集团大规模的入侵已成定局。

2)省内企业扩张迅速。金华市到2005年生产能力可达2000万吨,而淘汰的落后的生产能力不到500万吨。2005年前在建德力争形成30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金华市的石灰石资源很丰富,品位比绍兴市高,生产成本较低。

杭州市的周遍(包括萧山区、富阳市、余杭区)已有生产能力2000万吨(包括水泥粉磨站) ,特别是富阳、余杭同样具有石灰石储量和品位的优势。到2005年生产能力可达2300万吨。

嘉兴市到2005年生产能力将超过1200万吨。

湖州市到2005年生产能力将超过1500万吨。

据估计到2005年全省的水泥生产能力将达到12000万吨,远大于全省的水泥市场需求量,水泥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

衢州江山的虎山水泥凭借大型国有企业的质量信誉和铁路运输优势,已登陆绍兴!在火车货运站建设了3000吨中转库, 2003年高达4万吨,占居了绍兴的高标号水泥12%的市场份额。绍兴水泥企业正在失去家门口的固定的大用量的高标号水泥市场,这时候非常危险的信号。 2003年共有100万多吨外地水泥进入绍兴,其中市区就高达60万吨,

 

4.遭遇发展瓶颈

1)运输条件较差

通常吨百公里铁路运输费用为25~30元,市场半径300~500公里;公路运输吨百公里运输费用40~45元,最佳半径150公里以内,水路运输费用最低,吨百公里20~25元,装载量在300吨以内的小型运输船,运输半径300公里,万吨以上大型运输船的运输半径不受限制,水泥进出口就是用海运。

水泥是“短腿”产品,受运输条件的制约较大,运输费用在总价格中所占比重较大,具有典型区域特征。受客观条件的制约,绍兴的水泥原料(矿石)和水泥绝大部分是公路运输,占90%以上。

虽然市内有杭甬铁路线、杭金衢铁路线,有一定的铁路运输条件,但水泥企业绝大部分远离铁路线,只有2家企业有铁路运输条件,可铁路运输量为零。

绍兴是著名的水乡,虽然河道密布,但河道不深,水路运输条件也不好,水路运输吨位能力不超过150吨,绝大部分水泥企业不具备水路运输条件,加之绝大部分建设工地没有直达的水路,需要中转运输,增加了运输成本,绍兴的水路运输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铁路和水路运输不仅运费低,而且没有目前令企业十分头疼的运输超载问题(一旦被查,轻则罚款上千元,重则扣证停运3个月,对水泥企业影响很大),可以大大延长市场半径,为企业拓展新市场创造条件。绍兴水泥企业的运输是单一的公路运输,局限性很大,必将成为制约绍兴水泥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2)电力不足

从2003年秋季开始,绍兴的用电问题日益严重,水泥行业属高能耗行业,一条日产2500吨的水泥生产线,日用电量高达13000瓩。停电对新型干法回转窑企业造成窑体变形、耐火砖寿命缩短等重大影响,企业遭受很大经济损失。目前水泥企业普遍实行“停四开三”的用电政策,减产30%以上,造成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上升。

同时,由于停电,水泥产量减少,造成短期内水泥供应紧张,价格上涨,这又是助长水泥投资热的误导因素。

四、发展对策分析

绍兴的水泥行业既没有鼓励发展的优惠政策,又没有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不提倡大力发展,只能适度发展,基本定位是:建成浙东水泥熟料基地,主要供应绍兴本地和周边地区。

1.实行总量控制

浙江省的水泥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已成不争的事实。所以,一定要总量控制,避免进一步的盲目发展。

一是制止进一步的盲目投资。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防止水泥行业盲目投资  加快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和省经贸委《关于进一步加快我省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意见》,通过土地控制、电力控制、银行贷款控制等强有力措施,制止已批准但未开工水泥生产线的建设。同时,对各级承诺关闭的机立窑,要按时关闭,切实控制水泥生产能力的进一步增长。

二是加强间接调控。强化产业政策和财税、金融政策对组建企业集团的调控作用,通过制定不同的优惠政策,如对大企业、重点企业实行一定财政贴息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奖励政策,对落后的小企业实行适当的限制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

坚决贯彻落实浙江省经贸委关于水泥企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的精神,窑径2.6米以下的机立窑和年产量15万吨以下的机立窑不得享受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加快淘汰机立窑的生产能力。

水泥行业协会应积极开展工作,从行业整体利益出发,主动承担总量控制的重任。

 

2.破解电力瓶颈

据专家介绍,新型干法回转窑的尾气排放温度高达摄氏300多度,若用低温发电设备,利用余热发电,每吨水泥熟料可发电35度,可降低生产成本10元以上。据《中国建材报》报道,日本的水泥企业多数已利用余热发电技术,平均用电自给率超过50%。

省经贸委已出台政策,鼓励日产2500吨及以上新型干法回转窑生产企业,采用余热发电技术,缓解电荒。绍兴在建的日产2500吨生产线,有条件调整技术方案,应积极应用余热发电。

水泥企业是能耗大户,能源消耗占生产成本三分之一以上。绍兴回转窑企业的综合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与海螺集团相比也有一定差距,熟料的生产成本比海螺集团高50元/吨,(否则海螺集团在绍兴就没有竞争优势)。绍兴的回转窑企业要不断应用新技术,以不断降低综合能耗为企业不懈追求的技术创新目标,从原料开采到水泥出窑的每个环节,都有可以技术改造的内容,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使综合能耗接近全国先进水平,提高竞争能力。

水泥企业的能耗主要在磨机和风机上。绍兴市节能技术服务中心有条件有义务,与水泥企业合作,指导企业开展节能研究,为水泥企业破解电力瓶颈作出新贡献。如重新优化设计磨机配置方案,可对磨机进行节能改造,提高生产效率,或适当强化磨机配置,保证全系统在经常停电的近几年处于新的最佳工作状态。又如可强化风管路的密封性能,把漏风漏气减少到最低程度。

 

3.生产、运输方式的变革

海螺水泥“熟料+粉磨站”的发展模式,值得绍兴的水泥企业借鉴,诸暨的兆山、上峰水泥集团,应从生产水泥为主向生产熟料为主转变,向位于水泥销售地的粉磨站输送水泥熟料,水泥粉磨站再根据用户的需求,添加一定的辅助材料,制成水泥产品。“熟料+粉磨站”的模式,可以有效解决规模扩张与产品输出和市场拓展之间的矛盾,可以减少运输量,可以降低熟料生产企业的用电量,减少限电的损失。

水路运输具有运价低、运量大、安全性好、辐射半径大等优点。嘉兴、湖州两地的水泥水路运输业,已形成相当规模,目前的运输量已占三分之一以上,取得了明显的效益。

随着绍兴大水运规划的实施,绍兴的水泥企业即将具备水泥水路运输条件。相关的水泥企业应尽早准备,积极开展水泥特别是散装水泥的水路运输,以减轻运输压力,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竞争力。

 

4.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企业的灵魂,没有创新的企业,不管今天多么强大,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很快会被竞争对手击跨,成为昙花一现的明星企业。

绍兴回转窑企业的大部分管理、技术人员接触回转窑生产线的时间不长,深层次的技术创新有一定的难度,近期的技术创新重点在于在学习熟悉生产线技术时发现不合理、不完善的环节,以实现稳定的质量、达产达标为主要目标。

 

当然,绍兴回转窑水泥企业的技术创新还有更长远更艰巨的目标和任务。由于绍兴的水泥矿石资源存在品位低、含镁量高等缺点,回转窑生产线不能完全独立使用,必须掺加部分优质外地(富阳)矿石,不仅使生产成本提高10~20元/吨,而且易受外地矿石供货商的控制。有条件的企业应进行专题技术攻关,联合研究所、大学的有关专家,对企业使用的本地矿石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寻找回转窑企业完全使用本地矿石的新途径,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5.实现多元化发展

1)产品多元化

绍兴水泥企业必须改变产品单一的现状,提高42.5、52.5等产品的比例,以提高产品的价值;开发生产复合水泥、矿渣水泥等等,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也可投资生产特种水泥。特种水泥是普通水泥以外,有特殊用途的水泥,最大特点是用途单一、功能独特、要求特别,品种多而用量小,如硫铝酸盐特种水泥、混凝土道面快速修复材料、超高强度水泥、超细水泥、装饰水泥等等。特种水泥特殊的性能、特殊的市场;特殊的产品性能,能解决特殊的问题;特殊的利润空间、特殊的企业生命力,用户自然能接受特殊的价格,

发达国家水泥按用途分得很细,我们不管是道路、桥梁、切筑、房屋基础,还是抹墙,都用同类水泥,只是标号不同而已。

每个企业都应根据各自的产品特点,按照产品细分市场原则,生产水泥。日产2500吨的回转窑企业,可考虑专门生产水泥熟料,不直接参与水泥市场的竞争,只向粉磨站提供优质高强度的水泥熟料;现代机立窑企业可考虑专门生产32.5水泥,面向农村、家庭装修、小工程等低端用户市场,运输半径不超过100公里,与不大企业竞争42.5的产品;各型粉磨站由于产品转换容易,可以灵活地实现按用户需要生产,面向高端水泥市场,可以体现优质优价。

 

2)延长产业链

延伸产业链,发展水泥的深加工,实行多元化发展,由于跨越不大,相似性较好,属于渐进式,决策者和管理者适应较快,较易成功。

商品混凝土。国家商务部等四部委联合发文,要求直辖市、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和旅游城市要积极发展预拌混凝土,2003年12月31日起,禁止在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由于水泥不是建筑施工的直接产品,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必然对水泥企业的现有市场格局产生较大影响。

绍兴的商品混凝土年需求量很大,2003年供应商品混凝土110多万立方米,则2005年商品混凝土市场需求量可达500万立方米,目前全市的商品混凝土供应能力不到200万立方米。

商品混凝土行业的进入门槛较低,投资不大,经济效益比较显著。一年产15-20万立方米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建设资金2000万元左右,而利润在每立方米25元以上。年供应15万立方米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可为水泥企业消化高标号回转窑水泥近5万吨。

    3)新型墙体材料。2002年起全国大中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鼓励开发使用节能环保型新墙体材料,浙江省的房地产市场十分巨大,新墙体材料的需求量年增长15%,投资于新墙体材料,回报率较高,而风险相对较小。

绍兴基本具备研制、生产新墙体材料的条件,平水铜矿、里诸铁矿的大量废矿渣可开发利用;火电厂的炉渣(粉煤灰)更是新墙体建材的好原料。

一个年产10万立方米气栓砌块砖(利用炉渣)新墙体材料厂可消化水泥2万吨。

 

6.处置城市废弃物

绍兴是历史文化名城、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境内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众多,人人都有责任爱护这美好的家园。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建旅游大市、生态城市,对企业的“三废”排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水泥厂处置(包括利用和销毁)废弃物是国内外极受关注的课题,水泥工业是公认的利用废弃物量大、范围广、效果好的行业,利用废弃物生产水泥将是21世纪水泥工业发展的方向,是减少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国外的实践表明,采用城市垃圾、污泥作原(燃)料生产生态水泥,是实现“零污染”最为有效的途经。法国、瑞士等国对水泥厂长期全面的监测结果表明,按各国的排放标准,水泥企业可以做到与周围环境完全兼容。

绍兴的城市生活垃圾、河道淤泥、化纤PTA有毒残渣等废弃物,污染严重,专门处理耗资大。水泥窑的温度高达1500多度,能分解绝大部分污染物。绍兴的新回转窑水泥企业可以另劈奚经,致力于城市垃圾的处置,不仅可以得到政府和污染物排放企业的补偿,降低生产成本,而且为减轻绍兴的环境污染作出贡献,实现双赢。

7.大力发展散装水泥

发展散装水泥是一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经济、技术措施,对促进水泥生产、流通、使用领域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散装水泥具有良好的企业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可以节约木材,保护森林资源,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粉尘污染,改善环境条件,提高工程质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发达国家早在六十年代末就实现了水泥散装化,水泥散装率保持在90%以上。而2003年绍兴的水泥散装率只有56%,距国务院[1997]8号文件要求的水泥散装率80%及国际水平差距较大。

发展散装水泥是水泥企业行为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具体体现,也是企业的行为宗旨;发展散装水泥是水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必备手段。绍兴的水泥企业对水泥散装化工作虽然比较重视,取得了一定成绩,2003年列全国地级市第六位,但发展速度仍不够快。新建的回转窑生产线,散装水泥发放能力应在80%以上,原有生产线必须加大对散装水泥设施设备的投入,大力发展散装水泥。浙江省经贸委已下发文件,把水泥散装率作为企业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的必要条件,新回转窑企业当年水泥散装率须达到50%以上,两年后要达到70%,不然就不能享受国家给予的资源综合利用优惠待遇,会影响企业的发展。

 

8.探索掌握矿石资源的新模式

浙江省的石灰石资源不容乐观,全省已探明的石灰石储量约为18亿吨,其中可开采量为12 亿吨,要满足年产量8000万吨,只能维持15~20年。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要求企业必须重视资源储备,一旦失去资源将完全受制于人,5年后水泥企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资源的竞争,可以说,谁拥有资源,谁就是赢家。

绍兴不是富矿区,必须加大资源的勘探力度,勘探是一项长期、艰苦的高风险工作。可以利用民间资本,合作开展绍兴水泥用灰岩矿山资源的勘探工作,企业与政府签订共同开展灰岩矿山资源的勘探工作合同,合作期间发现的矿山资源,所有权归国家(政府),使用权归企业(如15年),但须交纳一定比例的矿山资源费,做到既调动企业勘探资源的积极性,又可防止资源浪费。

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到富矿地区参与矿山资源的拍卖,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个别企业已成功取得外地矿山资源的使用权,至少可满足企业五至八年的生产需要,基本掌握了企业资源的主动权。


相关阅读:

    搜索
    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