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09-12-14 14:46:00作者: 不详浏览量:2131
当国家发改委对水泥调控政策再次收紧的时候,一场行业巨头“攻城略地”已然悄悄开始。
偏于西南一隅的四川两家戴着“ST”帽子的水泥企业正被各路资本追逐:拉法基重组ST双马进程加快,已经大体完成重组方都江堰拉法基水泥公司,因超过有效期的50%股权的再度评估;多家企业意欲重组ST金顶,而私募基金已经提前介入。与此同时,海螺水泥更是踩着政策收紧的步调,远赴四川巴中市收购中小水泥企业,以完成布局。
“虽然前几天国家发改委宣布将进一步加强水泥、钢铁、平板玻璃项目审批管理,但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政策实际上鼓励水泥行业的收购兼并。”ST双马董秘魏斌表示,灾后重建让中国水泥行业在此“醉卧沙场”。
抢购“ST”
拉法基牵手ST双马,实际上已经是一场时日已久的“婚恋”。
早在2005年底,拉法基中国海外控股公司与四川绵阳市国资委达成协议:绵阳市国资委以2.735亿元人民币的转让价,将所持四川双马集团89.72%的国有股权转让给拉法基。而双马集团持有双马股份66.5%股权,由此集团将大股东地位转让给了拉法基。
“我们所注入的都江堰拉法基公司50%股权不变,只是目前正在重新评估。”魏斌表示。在12月1日,ST双马发布公告,由于重组工作尚未完成,注入公司的都江堰拉法基水泥有限公司50%股权资产评估报告于2009 年7 月31 日到期,目前已经提请商务部延长拉法基对双马股份战略投资的批复。据悉,该项重组方案是在2008年9月间正式公告,并由商务部在今年6月做出批复同意的。
“当初拉法基重组双马,就是因为想‘牵双马围金顶’。”一位水泥营销专家分析说,在拉法基进入四川前,一直是双马和金顶平分天下,由此拉法基在10年前投资了都江堰公司。该公司总投资1.58亿美元,拉法基占有75%的股权。
“目前已经有多路资本在和ST金顶谈判重组事宜,其中不乏水泥行业巨头的身影。”一位接近金顶高层的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说,这主要在于金顶水泥在四川的影响力和市场、渠道资源都比较优质。
记者注意到,在ST金顶三季报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几家投资管理公司悄然出现:如四川隆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750万股,成为ST金顶第二大流通股东;郑州永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西安徐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则分别持有390 .07万股、307.84万股,占据第五大、第六大流通股东的位置。
政策收紧下的巨头冲动
“现在水泥价格是每吨450元左右。”四川利升水泥厂办公室主任李凤学说,春节前后,是水泥销售的旺季。
但在今年四五月份开始,一直靠灾后重建拉动的水泥价格突然下跌,最低达到每吨300元。与此同时,仍不断有新的水泥生产线开工建设,四川水泥协会预计,到2010年,该省水泥总产能将达到1.5亿吨。而中国水泥协会更是预测,到2011年,四川水泥总产能将达到2.2亿吨。由此,“产能过剩”从四川开始,向全行业发布了预警。
今年9月30日,国务院下发《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规定,对2009年9月30日前尚未开工的水泥项目一律暂停建设,并进行一次性认真清理。国家发改委在11月18日再度通知,要求清理工作在年底完成。
“但我们并不感到悲观,仍然比较看好明年的市场。”ST双马董秘魏斌分析说,虽然国家提出四川灾区“三年重建两年完成”,但这主要是指民用住宅项目,更多的大型工程还将继续开工,市场需求仍然比较旺盛,这就是为什么拉法基将在明年对三期200万吨项目进行投产的原因。
但由于发改委不再对新的项目进行审批,意欲转让自己股权的海螺水泥,仍然看好四川市场并另辟蹊径。动用资本进行收购兼并来攻城略地。据记者了解,目前海螺水泥在四川的广元和达州实际上已经投资了两个年产195万吨和440万吨的项目,但最近仍在四川的巴中市考察,欲再建水泥生产线。
“我们已经签署了初步的投资协议,明年将正式达成合作。”巴中市招商局项目科科长王磊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海螺水泥将整合当地两个年产量在60万吨左右的小水泥厂,形成日产5000吨的生产线。“这与国家暂停和清理未开工水泥项目政策并不冲突,”王磊强调说,该市今年底将淘汰近200万吨的产能,市场需求仍然很大。
大规模重组即将到来
“兼并重组的趋势是出现了, 但时机尚未到来。”东方证券研究员罗果分析说,目前四川水泥的价格走高,企业盈利能力比较强,因此,水泥巨头大规模收购或者兼并重组二线水泥企业的成本较高,真正的时机尚未到来。“明年大部分企业的产能将投产,局部地区水泥过剩的情况肯定会出现,一旦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势必借助国家政策收紧的东风,出现大企业对优质的中小水泥厂的兼并重组潮。”
据悉,仅海螺水泥在川东北地区的两个项目都将在明年投产,总产能就达到635万吨,同时其在紧邻的重庆忠县还有年产1000万吨的项目也将在明年投产。另外,华新水泥在四川达州的两条总计500万吨的生产线已经先后投产。
“目前还无法判断国家的政策会持续多久。”罗果表示,经济形势的发展也许会让政策出现新的变动,比如对新批项目的解冻等等,势必会让资本在水泥行业再度冲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