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放权交易:市场化脚步渐近
发布:2008-10-17 16:01:06作者: 张立岩浏览量:638
就在第二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召开前夕,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在滨海新区揭牌成立。这是由中国石油集团旗下的中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天津产权交易中心、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三方共同出资设立的,其宗旨为“应对国内和国际环境污染和能源紧缺带来的挑战,改善环境质量,追求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国内外专家认为,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利用市场化手段和金融创新方式促进节能减排的国际化交易平台,已经正式在中国大地崭露头角。
市场化节能机制已经萌动
排放权交易是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全球新兴交易品种,目前欧洲、美国等金融发达地区和国家已有大型碳排放交易中心,对减缓气候变化、促进节能减排、保护人类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上,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38个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到2012年,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按照协议,发展中国家在2012年以前不需承担减排义务,而承担减排义务的国家可以通过购买排放权来完成承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全球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第二大国。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之一,中国政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等排放总量减少10%。在具体行动上,国家发改委与30个省级政府和部分大型企业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并且于2005年10月颁布《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
在大的环境下,国内环境能源相关项目交易的氛围已经越来越浓。由于排放权配额交易的可能,我国市场化节能机制已经萌动。8月初,北京环境交易所和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相继成立。据统计,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挂牌不足两月累计成交金额已达到2亿元,环境能源交易项目挂牌总数63宗,其中节能减排和环保技术交易类项目36个。目前,太湖排污权交易已提上议事日程,在浙江、湖北等地,类似的试点也正在进行。
“从全球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来看,相对于高成本的行政减排,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低成本的温室气体减排更加有效。”世界银行中国区总裁杜大伟表示,尽管过去的两年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已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如果加上市场化机制,进展就可以更快。中国节能减排市场机制的出现,意味着新的商机,并将有助于中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中国政府正在推进的节能减排努力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相当庞大并拥有巨大成功潜力的市场。尽管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已在美国、欧洲建立了多个交易平台,日交易量达到4亿美元,但‘皇冠’将来会在天津。”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副董事长理查德·桑多尔,对交易所的未来显然充满了信心。
强强联手建设交易平台
天津滨海新区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在金融、土地、行政改革等方面的改革试点在这里先行先试。基于此,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的设立是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关于在天津滨海新区建立清洁发展机制和排放权交易市场要求,建立具有中国特色排放权交易市场体制机制的积极探索,旨在建立有效投融资体系、拓宽节能减排资金技术渠道。
占天津排放权交易所股份22%的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于2003年开始运营,可谓排放权交易的先驱和全球化平台,是全球首家环境权益产品交易所。2004年,CCX创立芝加哥气候期货交易所,是全球第一家环境衍生品交易所;2005年,CCX又创办欧洲气候交易所,成为欧盟排放权交易体系中最大的交易所。
中国石油拥有天津排放权交易所53%股权,经济实力强并且在减排方面具有实际经验。设立交易所不仅是其在建设综合性能源公司进程中全面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更是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具体体现。近年来,中国石油积极推进节能减排,组织所属重点企业参加能源效率行动,国有特大企业率先垂范的作用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可。2007年中国石油出资发起成立中国绿色碳基金,推进林业和生态建设。今年下属企业辽阳石化顺利实施氧化二氮减排CDM项目,成为国内最大一笔碳排放交易。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董事长戴宪生介绍,交易所成立的初期,主要致力于已相对成熟的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权的交易,并将根据国家政策允许探索主要污染物跨省交易、经核证的减排量(CER)以及节能量等产品的交易。桑多尔强调,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将根据中国的节能减排目标、技术和发展需求来设计,“这将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排放权交易所”。
节能减排需要建立长效机制
对于排放权交易的实际意义,不同的专家作出不同的解释,但是相同的一点是,交易的长远目标是最大限度减少排放。美国环保协会中国项目负责人张建宇说,排放权交易不仅仅是为了交易,而是所有减排工作的核心是保护环境,通过减排来实现环境的完整性。桑多尔认为,排放权交易就是要提供一个成本最低的方案来解决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目标不是惩罚那些排污者,而是让他们减少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什么要在节能减排行动中推行市场化机制?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韩良说,《京都议定书》和《联合国气候框架变化公约》之所以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赞同,其中一点就是从独立经济学角度采纳了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杜大伟表示:“一旦有了市场化机制,企业就有了减排的动力。”
一直以来,我国主要通过行政命令手段,将约束性的节能减排量化指标层层分解下去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国内专家指出,目前的手段过于单一,缺乏长效机制,要实现减排目标难度很大。天津市政府副秘书长陈宗胜说,我国减少污染的手段主要侧重于指标控制、总量控制、行政协调。“现阶段看这些方法是非常有效的,但从长远考虑,恐怕需要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结合起来,以利益机制、价格机制和市场机制等来引导,对于持续减排、持续防治污染、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更有效。”国家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总工程师杨金田认为,推行排放权交易要有法规作为基础。
实现“十一五”减排目标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但更重要的要形成一个长效机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认为,这个长效机制需要五个要素。一是基于市场竞争的价格,发挥出节约、增产和创新的作用;二是有效的政府监管;三是规制份额“产品”的交易,对减排指标有富余的企业和需要高成本减排的企业,达到双赢的结果;四是政府采取鼓励政策;五是养成好的消费习惯。同时他认为,在中国,政府的主导作用很重要,减排责任的严肃性使企业手里的指标具有价值,才能产生交易,最终实现其金融意义、环境意义和交易意义,最后实现环境的完整性。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排放权交易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同时有专家指出,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形式,我国的排放权交易刚刚起步,产品设计、机制制订都在探索中,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进一步接受市场检验和监管规范。我们期待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建立起一套全新的市场化体制,与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个激励减排、约束排放的体制机制,促进我国节能减排事业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