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3626795846

水泥巨头规避产能过剩风险产业链纷纷转向危机感强

发布:2009-12-15 14:47:33作者: 不详浏览量:2377

  近期以来,国内“抑制水泥产能过剩”政策信号越来越清晰。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清理水泥现有在建项目和未开工项目的通知。该通知的下达让水泥企业巨头危机感越来越强烈。 

  面对被点名批评“盲目扩张”,国家已开始对水泥产能实行限产运动的凿凿事实之下,水泥产业确实正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在未来中短期水泥供过于求的大环境中,由于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等因素的影响,水泥需求将逐渐从高位下降。这是必然的,对不同区域来说,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实际上,在一些地区,水泥业内的竞争正逐步向新型干法水泥企业之间的生存竞争转变。 

  结合当前水泥行业和水泥市场发生结构性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之前以水泥作为主业的国内龙头企业应采取怎样的发展模式去规避风险,寻求出路? 

  “全面围剿” 

  对国内水泥行业而言,2009年,这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 

  早在今年9月,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长陈斌在回应“产能过剩”话题时,称要对煤化工项目、水泥、粗钢等行业进行更严格的审批核准,产能过剩矛盾比较突出的行业需引起地方政府重视。 

  据权威人士透露,现在,我国的水泥产能已经过剩,而且继续过剩的势头相当迅猛。 

  预计到2009年底,全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将达到1130条,其产能转化为水泥产量将接近14亿吨,与2008年全国水泥总产量相当。也就是说,到今年年底,仅仅是新型干法水泥产量,满足市场全部需求已经绰绰有余。 

  目前,我国水泥行业已拥有产能17亿吨,而市场需求量约为14亿吨—15亿吨,产能已经明显过剩。2008年新型干法水泥新增产能1.49亿吨,而落后产能仅淘汰不到6000万吨。 

  由此可见,产能过剩是我国水泥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水泥产能总量过剩矛盾已经日益突出。 

  “今后三年我国将停止审批单纯扩大产能的焦炭、电石、甲醇等煤化工项目。对不符合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及产业政策要求的煤化工、玻璃、水泥等项目,各级投资主管部门不予核准或备案。”10月15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协调司司长陈斌表示道,下一步,国家还将把钢铁、水泥为主的六大行业作为调控和引导的重点。 

  据了解,针对部分行业中出现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问题,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不仅在近期出台了《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与此同时,还要求地方政府制定2010—2012年彻底淘汰落后水泥时间表,按照水泥行业环保、能耗、资源消耗、规模等指标门槛要求,坚定不移地淘汰落后水泥。 

  行业准入门槛的提高随之而来的是相关信贷的收紧。证监会配合发改委调结构,将企业融资权大幅收紧:以水泥为代表的六大产能过剩行业,原则上不再批准扩大产能的项目同时,对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不按规定程序审批或核准的项目,还一律不得通过企业债、IPO等方式进行融资。收紧钱袋子,无疑使急需扩张,或资金尚不充足水泥企业焦头烂额。 

  时下的市场已经感受到了政策层面的变化。一些券商和投行表示,最近报上去的产能过剩行业的融资计划均没有获得通过,目前,已经不打算再做类似的融资业务。 

  由此,一场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的抑制水泥产能过剩的“全面围剿”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 

  11月18日,国家发改委再下发了《关于水泥、平板玻璃建设项目清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对限产政策进行了进一步明确,并拉开了“铁腕”清理建材业项目的序幕。众多上市公司正在建设的水泥项目可能不得不“急刹车”,将会造成怎样的影响,目前尚无法估计。 

  自产自消 

  企业规模要扩大,业绩要增加,靠限产发展总不是长久之计。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实质上,对当前国内水泥企业而言,不仅面临的是国家政策抑制水泥产能而实施全面围剿政策的“外患”,而当务之急是化解市场风险带来的“内忧”。 

  实际上,自今年年初以来,水泥产能过剩的消息就一直在各地此起彼伏地传出,谁都知道,一旦产能过剩,造成市场供大于求,其后果就是水泥价格的互相打压,到时即便国家再扩大基建投资,也拧不过市场的铁腕。况且,水泥产能过剩造成企业利润降低的先例早已有之,那就是前几年的“浙江现象”。 

  2003年浙江省水泥在全国排名榜首;2004年屈居亚军;2005年则排名17。进入2006年,浙江水泥全行业亏损,1—9月份累计亏损1.41亿元。浙江水泥业全行业亏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就是产能增长在时间、空间上过于集中,最后造成产能过剩,企业之间互相压价。最后水泥企业齐齐把眼光投向了水泥上下游产业。 

  “在水泥行业不景气的那天,我们还有别的产业做支撑。就像股民买股票,这个股票买一点,那个股票买一点,而不是在一家股票上被套牢。”在今年8月初召开的2009中国西部水泥产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上,在与笔者交流起面对日益过剩的水泥产业发展前景时,国内某大型水泥企业负责人也表达出这样的观点。 

  有意思的是,这样一句当时看似轻松的谈笑,居然一语成谶。如今国内大型水泥企业不约而同地把产业链开始重点转向上下游产业。 

  日前,东北市场的水泥业领头羊亚泰集团首先做出表率。该集团副董事长徐德复透露:“未来3到5年,商品混凝土和商品砂浆产量,我们计划达到每年3000万立方米,骨料产量达到每年3000万立方米,营业收入达到每年100亿元,水泥制品投资则要达到30个亿。” 

  笔者了解到,从去年亚泰开始引入铁路项目后,就准备介入骨料、沥青生产乃至道桥建设业务。目前该公司加速制定出2009年至2015年水泥商品混凝土发展战略及规划,拟投资35亿元,在长春市、吉林市、哈尔滨市和沈阳市等中心城市建5个商品混凝土龙头企业。并建立3—5个占地3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骨料基地,适时将业务辐射至周边二级城市,相应建立商品混凝土企业和骨料基地。 

  据悉,亚泰还已与长春市金世纪商品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公司拟以收购资产或股权的方式与金世纪商混进行合作。 

  这一系列动作表明,亚泰集团正在进行水泥、骨料、混凝土生产及销售一体化进程,开启水泥“自产自消”的局面。该公司这一做法不仅通过产品深加工扩大内需,缓解企业产能过剩,还形成两个产业的协调互补发展。同时,由于自供水泥和骨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极强的价格优势和市场竞争力。 

  而且这一做法,也许正在成为水泥企业的一种发展趋势,因为,亚泰集团并非“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上下游产业齐头并进 

  “公司现在的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水泥产业了,我们发展商业混凝土、房地产,包括进入装备业,可以说都是我们提高抗风险能力的一些举措。”针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此前冀东水泥副总经理李占军表示。 

  无独有偶,就在冀东水泥进军房地产的同时,笔者了解到,华新水泥、华润水泥等也已进入水泥的下游混凝土行业。 

  早在今年4月底,华新水泥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年产1000万吨骨料生产线在阳新县富池镇正式开工建设。据悉,该项目总投资达1亿元,一期工程将于09年底建成投产。这标志着华新水泥大举进军水泥和混凝土及骨料一体化。华新水泥公司相关负责人很明确的表示,“我们把产业链的扩张对于水泥业务的生产经营是一种促进,公司在其水泥生产基地中心城市建设混凝土搅拌站,布局生产混凝土生产线。” 

  与此同时,四川金顶、华润水泥等企业也早已有此计划,而金隅集团则正在打造环保产业。 

  “10万立方米中字密度纤维板生产线、琉璃河水泥厂日产2000吨熟料窑外分解生产线、东陶高档卫生陶瓷生产线等20多个高新技术项目,全力打造新型环保建材,一直是我们的生产主线。”北京金隅集团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蒋卫平说。 

  对产业链的转向发展,上市水泥公司广东塔牌集团的态度也很坚定。该公司董事长钟烈华表明,围绕实现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目标,就是要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加快发展,加快发展塔牌混凝土产业,把发展塔牌混凝土产业作为当前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努力巩固在塔牌水泥覆盖的大粤东地区市场堡垒,力争在年内实现35个混凝土搅拌站(含新建或合作)的发展目标! 

  按理说,资金雄厚的大型水泥企业不仅拥有生产技术上的优势,面对发展的十字路,他们还有另外的一个选择,那就是进入水泥业务的上下游行业。甚而有的企业干脆跳出行业,实行了“多元化”。 

  今年7月,在将其主要水泥生产业务出售套现后,手握大笔现金的上联水泥有限公司开始向传媒业进军。以约8100万港元(约7170万元人民币)的代价,获得了西安金鼎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的51%的股权。另外,上联水泥还宣布,以其增资1125万元人民币(约1280万港元)获得了北京中盛千里传媒文化有限公司75%的股权。 

  “通过收购西安金鼎和北京中盛千里的股权,公司可将其除主营业务外的合理范围内进一步参与传媒市场,并可借此通过业务多元化为未来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上联水泥内部高层人士表示。 

  “作为上游的原材料产业,水泥不能引领下游市场,其发展受益于投资也受制于投资。因此,水泥企业要生存和发展,根据自身情况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是必然选择。”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副会长徐永模对此这样评价道。 

  前景未明 

  综上种种事例,是不是就说明当前水泥企业选择向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就是惟一的良方? 

  从目前的统计数字来看,全国水泥总产能已达到17亿吨,且还在继续增长。在区域市场上,一些地区即使在我国经济仍处在高速发展时期也还是出现了明显的产能过剩,新型干法水泥的快速发展使水泥企业之间的同质化现象日益突出,一旦市场需求发生变化,竞争将会变得非常严酷。 

  针对这些情况,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处长刘明认为,水泥行业在提高产业集中度、避免过度竞争的同时,应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生产商品混凝土及预制品等产品。 

  纵观跨国水泥巨头,如法国的拉法基(Lafarge)、德国的海德堡(Heidelberg)、意大利水泥(Italcementi)等,其都不只生产水泥,也有自己的骨料厂和商品混凝土及预制品工厂,“实践证明,这是成功的做法”。 

  刘明亦表示,在水泥产业政策上,国家也鼓励企业大力发展商品混凝土,支持水泥企业延长产业链,发展终端产品,逐步实现水泥制品部件化。 

  不过,也有业内专家提出质疑:以商品混凝土为例。尽管水泥企业向商品混凝土延伸,有掌握上游资源、熟悉客户、了解信息、资本雄厚等众多优势,但同样容易出现产能过剩,形成卖方市场,出现恶性竞争的情况,甚而造就又一个混凝土行业的“浙江现象”。 

  同时他们认为,商品混凝土生产受气候影响,具有季节性,又受工程施工影响,具有非连续性,因此布局时单线规模不宜过大,技术门槛看似不高却很关键,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一出问题,就赔不起”。 

  对于水泥企业只单单把眼光聚焦在上下游产业上,一些业内人士相反认为,这并不应成为水泥产业可持续扩张发展的惟一稻草。而应该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些,毕竟“市场”才是关键因素。国内综合实力雄厚的部分大企业能走出国门,开拓海外新兴的水泥市场无疑就是很不错的选择。 

  综上,尽管把海外新兴市场作为大型水泥企业未来发展“后备”主战场的说法,还有待进一步商榷,但水泥企业开拓上下游产业链的行为,也并非是一蹴而就。 

  “水泥企业进行产业链拓展应该是一个长期趋势,但短期内也有不少困难。”业内人士表达出这样的看法:“如果现在要对水泥集团转向下游产业的发展前景做个判断,并不是十分明朗。” 


搜索
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