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10-03-09 11:12:26作者: jose浏览量:697
据悉,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抓住当前农村建房快速增长和建筑材料供给充裕的时机,把支持农民建房作为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建材下乡”,鼓励农民依法依规建设自用住房。这是继“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后,中央提出的又一“下乡”项目,这一措施将会有力地推动农村散装水泥消费品市场需求。
据介绍,国家工信委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继续开展家电和汽摩下乡工作的同时,积极推动“建材下乡”工作。自去年9月起,相关的行业协会和组织就已经开始为“建材下乡”作调研。与“家电下乡”相比,建材行业产品品种众多,每一种产品的品牌更是数不胜数,目前,“建材下乡”项目虽然尚未出台具体规定,但下乡产品、补贴方式、补贴对象等具体细节都已在商议内容之中。据悉,此前在重庆召开的商务部“建材下乡”调研会上讨论的补贴方案包括:“补贴对象暂定为农村消费者,补贴品种不能违反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暂不采取招投标形式,可实施按限定面积补贴的形式,例如建筑成本补贴60%,装饰成本补贴40%等。”专家们认为,采取什么补贴方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如果按照建设面积补贴,还要涉及到房屋建成以后的面积测量和核实问题,程序较为繁琐。
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生活由20世纪末的“温饱型”开始慢慢转向21世纪初的“小康型”,农村住宅建设也必须向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小康住宅”发展。1979年~2000年的22年间,全国城乡共建住宅面积约190亿m2,其中农村新建、改建住宅面积为142.8亿m2,年均有10%的农民建新房和改造旧房。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村经历了两个建房高峰:一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后,农民收入有了根本性改变,农民自主用房建设数量随之大幅增加;二是90年代中期,当时农民住房增加主要体现为在原有基础上的改善性需求。从经济发展规律上来看,现在中国农村是否即将进入第三个自住用房建设高峰?在城乡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中央出台这个政策,更有利于改善农村住房条件。
农村住宅建造完全是农民自筹自建的个人行为,农村自住房水泥需求量大约为每年6亿吨左右,通过实施“建材下乡”将推动农村散装水泥的发展。据调查我国南部中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村来说,建一幢二层小楼水泥需求量至少在8吨左右,建一个三间平房也要5吨左右。
从全国水泥消费结构看,农村水泥消费占全国消费总量的40%。但农村散装水泥使用量仅占全国散装水泥使用总量的17.7%.在农村推广散装水泥是我国发展散装水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散装水泥作为“建材下乡”的最基础的重要部份,在国家财政补贴政策的鼓励下,必将有力地调动农民在自建房中使用散装水泥的积极性,推动我国农村地区的散装水泥的使用量和使用率的提高。尽管“建材下乡”已经写入“一号文件”,在政策启动之前,我们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实际需求,把“建材下乡”的国家补贴和各地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及社会资金捆绑在一起,投入农村发展散装水泥中去,就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与此同时“建材下乡”过程中水泥生产企业也要注意保证散装水泥质量、降低散装水泥价格、做到物廉价美、让利农民,让这项惠民措施真正能发挥作用。
散装水泥的使用能在农民自建用房时起到生态节能作用
农村水泥使用一直是以袋装水泥为主,造成了大量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一是因为我国农村目前经济还相对落后,村民对生态和节能的意识较弱。为此,我们应大力鼓励农民在自建房时使用散装水泥,加快散装水泥在农村的推广步伐;二是由于农村传统自发建造的住宅多以几个泥瓦匠加上“亲帮亲、邻帮邻”的方式施工,严重地制约了散装水泥在农村住宅建设中的推广应用,特别石在使用新材料及运用新结构上,单靠农村的土技术已不能胜任,致使许多住房存在质量问题与结构不合理问题。因此,农村发展散装水泥就必须打破过去以户为单位的分散建设模式,由专业化施工队伍统一组织、把散装水泥集中使用或采用预拌混凝土方式,进行集中成片建设,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不但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使建房省心、省钱、省力,更能为村民创造优越的生态条件。
下一篇:济南:抓好农村散装水泥推广使用